本报评论员

五年前的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是总书记着眼于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扶贫理论创新,具有极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导向性。五年来,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不仅成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和基本方略,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顾总结过去五年来的精准扶贫历程,对我们在更高起点上攻坚克难、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回首过去五年的脱贫攻坚之路,波澜壮阔、令人惊叹。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坚持精准扶贫这一基本方略,全面打响了新时期脱贫攻坚战役,政策不断完善、机制不断健全、路径不断拓展,脱贫攻坚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五年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8249万人减少到2017年3046万人,累计减贫5203万人,年均减贫1300万人,减贫规模前所未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总结过去五年的精准扶贫经验,意义重大、弥足珍贵。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当时的国情农情,我国的扶贫工作主要是通过推动贫困地区的收入增长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逐步缩小区域差距的方式,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少数人贫困、插花式贫困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且剩余贫困人口大多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知晓政策获取资源能力弱。这种情况下,再继续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扶贫已经很难奏效,必须要全力下好“精准”这盘棋。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扶贫工作的客观需要,是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是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必然要求。五年来,我们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六个精准”,落实“五个一批”,真抓实干、吹糠见米,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将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

展望未来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时不我待、重任在肩。距离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还有两年多的时间,要啃的都是“硬骨头”。一方面,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难度大,脱贫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扶贫工作中还存在不落实不到位不精准、形式主义等问题,部分地区扶贫干部动力减弱、出现疲惫倦怠等情绪,这些都会影响到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越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越是要更加强调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紧紧抓牢精准施策这个“牛鼻子”,既不能浅尝辄止,也不能知难而退,要把精准施策牢牢落实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环节、全过程,狠下一番“绣花”功夫。

眼下我们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交汇期,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既要继续攻坚,也要防止返贫,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坚持精准扶贫始终如一,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既定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坚定的目标信念,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