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丘陵山区推进机械化亟待解决三大难题:一是薄弱环节多,二是“无机可用”问题突出,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发育慢。

■崔敏朱礼好党东民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比超过50%。而许多丘陵山区都属贫困地区,丘陵山区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既对国家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又直接关系农民脱贫致富。在前不久举办的“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发展论坛上,农机行业领导及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难点,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巡视员王家忠提到,丘陵山区耕地占比较大,而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已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最薄弱区域,严重制约了全国农机化发展的总体进程,亟需破解难题,综合施策,加快推进。他认为,目前丘陵山区推进机械化亟待解决三大难题:一是薄弱环节多,二是“无机可用”问题突出,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发育慢。

据悉,近年来,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对丘陵山区做了针对性的调整,积极支持部分丘陵山区省份开展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工作。同时,一些省份针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制定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利用地方资金针对丘陵山区农机具采取累加补贴,专项支持丘陵山区农机服务主体建设。从国家战略层面上,着重在五个层面下功夫,即农田整治、完善政策、机具研发、提升服务和示范引领。具体而言,在农田整治上,以宜机化改造为着力点,改善丘陵山区机械化立地条件;在机具研发上,以构建产学研推用协同创新机制为驱动,加快破解“无机可用”难题。在示范引领上,丘陵山区机械化探索性强,要把打造和总结一批示范样板作为有效抓手;在提升服务上,以综合性专业化社会化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在完善政策上,以提高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装备支撑能力为重点,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力度。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副站长涂志强给出了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的七条技术路径,即制定发展规划、实施宜机化土地整治、加强产学研推结合与协同推广、注重农机农艺融合、集成创新机械化技术模式、围绕“五区一园”(“三区三园”)试验示范、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能力。涂志强重点讲解了加强产学研推结合与协同推广,他指出,一定要发挥科研院校研究开发的积极作用,研究新技术、开发新机具;要发挥农机企业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地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引导生产制造适合丘陵山区中小农机具;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试验、使用、宣传、推介,形成“头羊效应”;要发挥农机推广系统作用,搞好协同推广;还要积极组织开新技术试验示范,熟化、转化科研成果,技术集成配套创新,探索农机化生产模式、技术路线,促进新技术、新机具应用,拉动市场需求。

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跟科研紧密相连。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杨炳南认为,十三五时期丘陵山地农机的科研重点工作思路是:立足“智能、高效、环保”,按照“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主导装备产品智能化,薄弱环节机械化”的发展思路,进行“智能装备、精益制造、精细作业”的横向产业链与基础研究、关键攻关、装备研制与示范应用的纵向创新链相结合的一体化科技创新设计,启动实施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据介绍,十三五时期丘陵山地农机的科研重点工作主要包括解决动力不足、农资与农产品上下山地的难题、农机作业信息感知与精细生产管控应用基础研究、智能电动拖拉机、丘陵山地拖拉机、水田拖拉机、园艺拖拉机、特色杂粮收获技术与装备、薯类高效收获装备、智能化油料作物收获装备、甘蔗收获技术与装备、农特产品收获技术与装备、农用航空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蔬菜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与装备、丘陵山地适度规模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开发与示范、南方多熟制粮油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等。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未来,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终将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贫困地区农民能脱贫致富,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局面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