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农机行业来说,十分凄惨,但却不乏热闹。市场不大的农机行业,在惨淡的行情下,竟然涌现出一大批新兴企业。更让人惊讶的是,大部分新企业都集中在拖拉机领域。

一时间,报表中暴跌的拖拉机领域,新品牌层出不穷。

相对于大企业动辄亏损多少亿元的经营状况,这些新兴企业似乎还都不错,大部分企业都开上了商务年会,不少企业打出了年销售几千台的业绩,还声称2019年会更上一层楼。

这时候,所谓的行业龙头企业,反而预测不断下滑,不论是行业还是企业,2019年都好不到哪里去。

那么,一众小企业到底有什么法宝,可以在大企业都无法掌控的环境中,“再创佳绩”呢?

笔者有时候在想,莫非真的是中国农机市场消费降级,终端用户全部折服于价格了?或者,中小企业真的是船小好调头,改进灵活,服务到位,各方面都超过了龙头老大们?

又或者,我们的大企业经营、管理、产品等真的出了大问题?

实际上,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先后走访十几家中小型农机企业,又询问了几十家相关的农机经销商,也通过不同渠道,直接或间接地调查了一些终端用户的使用情况。

如果只看结论,而忽略过程,很多中小企业确实亮点很多。至少,销量上足以让大企业的管理层关注。

中小企业有精彩的结果,但过程就有点磕碜了。

大部分销量高的企业,都比大企业的产品存在更严重的问题。别看一台拖拉机差几千块钱,那从采购、质量控制、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节省”的成本,可以用万元来计算。

更别提虚开发票,联合用户套取补贴等情况了。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们,对笔者也是振振有词,认为这是政策逼着他们去违法。大企业也因为此种环境,或管理层授意,或经营层暗中操作,又或者业务员和经销商及用户串通,走了一条中小企业的路。

种种做法,笔者觉得完全可以用“疯狂”来形容。疯狂地偷工减料、疯狂地忽悠终端用户、疯狂地违法犯罪、疯狂地高歌猛进。

好在,还有一部分企业保持着理智。这些保持理智的企业中,有不被人尊重的潍坊、宁波的企业,也有不被人看好的老企业、大企业。就像疯狂的那些企业一样,有被人尊重的所谓龙头,也有被人诟病的野战军。

只不过,理智的企业也有日子很难过的,而疯狂的企业中,不少经营状况不错。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幸存者偏差的假象。即便不看长远,眼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在上演最后的疯狂了。甚至有企业,只能改头换面去勾结经销商忽悠用户。

2018年虽然艰难、疯狂,我们看到了好的一面,那就是整个行业信息越来越对称,人员也越来越专业,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处罚力度和范围越来越大。

这些,才是行业提振信心的基础。

2019年,农机行业要想继续好转,必须要更加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