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无人机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无论是业界还是消费者,似乎都默认了大疆的王者地位,而农业植保无人机的下半场战事才刚刚开启。

大疆试图凭借“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战略继续占领市场,而极飞这家来自广州的无人机企业,似乎想在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今年已经是极飞投身农业无人机的第六年。在这六年间,从一开始的直营服务队,到区域合作代理点铺设,再到数字农业系统搭建,极飞从一家无人机公司慢慢变成一家农业科技公司。

640.webp (38).jpg

绕不开的大疆

2007年,彭斌在广州创立了极飞。由于能够生产出稳定的飞行控制系统,极飞很快打开了航模爱好者市场,并成为当时国内数一数二的飞控生厂商。直到大疆在2011推出首款消费级多旋翼无人机,极飞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

“在航模喜好者中,我们很知名。我们错就错在没有去思考消费级市场,直到大疆出现,我们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一个机遇。而且无人机市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继续走航拍路线不太现实。”彭斌在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

市场印证了彭斌当时的想法。凭借产品性能和性价比,大疆迅速开启并占领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并在此后几年间通过推出不同产品线,继续扩大自己的市场优势,搭建起严密的产品矩阵。到2017年,大疆已经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一家独大的局面基本形成。

在消费级无人机“赢者通吃”的环境下,无论是国内的零度智控、美国的3D Robotic,还是法国的Parrot均无力抗衡,相继寻求转型,各自进入到不同类型的商用无人机领域中。

当大部分无人机企业还在挣扎转型时,极飞在2013年开始投身农业植保领域,并在2015年决定“壮士断臂”,砍掉除农业植保无人机外的其他业务。在大疆围剿到来之前率先一头扎进农业领域,为极飞赢得了先机。

2015年,大疆推出了首款农业植保无人机MG-1,延续了其高性能与高性价比的路线,迅速打开了市场。此时的极飞已经在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摸索了将近3年。

农业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反倒成了极飞的“护城河”。极飞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告诉时代财经,极飞前期花了多少时间摸索、铺设,别人也要花多少时间来追赶。

尽管极飞在2016年才开始正式售卖农业植保无人机,但此前积累的包括直营服务队、乡镇网络建设、技术人员培训等经验成为极飞的保护墙,即便是大疆也很难在短期内逾越。

凭借产品力、铺货渠道、价格补贴等优势,大疆继续在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中推进。在其最新的合约机计划中,大疆甚至已经把MG-1P植保机的价格调整到17188元。在残酷的竞争中,市场经历着洗礼。

如同当初消费级无人机的淘汰潮一般,大批组装型企业相继出局,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头部玩家浮现。植保无人机也开始从早期的农药喷洒向全方位的农业服务过渡。此时的极飞已经拥有极飞农业、极飞地理等多家分公司负责不同的农业业务,总员工将近1500人。

在植保无人机的市场竞争中,大疆仍然是所有厂商绕不开的对手,但植保无人机这个增量市场容得下竞争,并且需要差异化。龚槚钦认为,虽然大疆的品牌强大、渠道也有优势,在竞争时会给极飞带来很大压力,但差异化还是存在的。

“尽管大疆的设备价格比我们低将近一半,但是我们设备的占有率不比它低,市场肯定是相信里面是有一些不同的东西。”目前极飞的植保无人机市场保有量接近3.2万架,在中国完成了超过9000万亩的施药作业。

极飞的赛道

如果说极飞一开始切入农业领域做植保无人机是为了生存,那么现在到了主动求变的时候。

龚槚钦告诉时代财经,现在回过头去想,农业是一个不错的行业,有发展前景,但当时的极飞也经历过迷茫。

龚槚钦在2013年加入极飞,那时正是极飞开始进入农业领域的时候。一趟新疆之旅让他了解到当时有不少农户买了极飞的飞控安装到自己的飞机上去喷洒农药。

“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很酷,也很有社会价值,综合分析下来,做农业既有社会价值,还有政策、法律法规的优势,当时才决定要做农业。”龚槚钦告诉时代财经。农业只是极飞探索商用无人机业务的一部分,当时的极飞还有跟顺丰合作的物流无人机,以及商业航拍、救援等业务。

到2014年,极飞已经研发出可以实际作业的植保无人机。但产品面世后才发现,要把无人机直接卖给农民的难度很大。

高昂的售价、复杂的操作等阻碍了极飞植保无人机的推广。于是,极飞成立了极飞农业子公司,招募了400多名大学生,把他们培养成飞手去给农民做服务。这个过程不但教育了市场,还给极飞带来了第一手的农业生产经验。

“这个过程让我们积累了很多运营农业的经验,也积累了很多怎么跟农户打交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的经验,这也让极飞直接跟其他无人机公司产生了差异化。”龚槚钦说。

2015年,极飞砍掉除农业以外的其他业务,重心也逐渐从如何研发更好的植保无人机转移到如何更好地服务农业。极飞的农业服务已经覆盖农药喷洒、种子撒播、施肥、土地测绘以及病虫害监控。通过数字地图与自动飞技术的结合,提供更加高效的农田治理服务。

目前,极飞在售的共有两类无人机,一种是可以进行洒药、播种、施肥的P系列,还有一种是进行土地测绘、作物监控用的极侠系列。无人机只是极飞在农业科技系统的底层硬件执行产品,除此以外还有由光谱相机、农田摄像头等各类传感器组成的信息感知产品,以及农业物联网、农业人工智能等。极飞想做的是利用全套的农业科技系统去为传统的农业生产赋能。

极飞自公布A轮融资后,就没有对外公布过融资情况。龚槚钦认为,数字对极飞来说并没有太多意义。

“估值、融资这些都是互联网公司的套路,我们并不急着上市,没有必要把自己炒得太高。”龚槚钦认为,如今的极飞,更像是一家农业科技公司,而不是无人机公司。

“相比创造一个设备、一架飞机,极飞更想做的是创造一种新的价值观,一种认为做农业也可以很酷的价值观。”

植保无人机的下半场

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植保机保有量最多、应用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国内植保机的作业渗透率还不足5%,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50%相差甚远。植保无人机的市场依然非常庞大,但头部玩家已经从无人机的比拼回归到农业本身。

对大疆而言,在早期凭借资金优势和产品研发优势抢到植保无人机市场份额以后,现在已经开始逐步向农业靠拢。在继续完善产品矩阵,推出T16、MG-1P、MG-1S系列等植保机的同时,大疆也推出了农业合约机计划等,摸索如何更好地将产品与农业生产本身进行结合。

而对极飞来说,继续推进其植保机系统、测绘机系统、撒播系统和农田物联系统的结合是势在必行的事。龚槚钦坦言,如今极飞的业务扩展确实对公司管理和运营带来极大挑战。

5G技术的落地也为植保无人机的下半场带来新机遇。

5G无延时的特点能够使得无人机测绘和喷洒结合更紧密。大带宽的特点使得以后农田的传感器只需要一个网关接入,大大提升了生产决策、病虫害判断的效率。最重要的是,5G实时、高效传输使得植保无人机很多计算可以在云端实现,从而大大减少机身负重,提升农田作业效率。

除了大疆、极飞这类头部玩家,植保无人机市场还存在着一批补贴滋生的“劣币”。

2018年,农业部表示将继续支持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并将试点范围由原来的6个省市扩大到全国。

有业界人士告诉时代财经,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植保无人机企业是靠国家补贴存活,通过简单购买飞控进行拼装出能飞的无人机,“能不能打药没关系,只需能拿到国家补贴就行”。

“只要行业里面有补贴,就一定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产生”,该人士表示。龚槚钦则认为,补贴、热钱过后,真正能产生价值的公司自然会活下来。植保无人机的下半场,面临的将是劳动力越来越贵,土地越来越稀少,产能要求越来越高等问题。“任何公司只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都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