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尼采的那句名言: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将回馈以凝视!之所以有此感触,是因为近期所闻有关农机行业下行、暴跌、亏损等负面消息太多了。传的多了,肯定会影响到大家的心情,甚至于成为不作为的托辞。笔者观点是,智者,应在萧条中寻找机会,而非传播恐慌!

一是市场周期是客观规律,需客观对待。即使没有农机补贴政策,农机行业也有周期轮回,有的细分品类还有小周期,我们通常说的“大小年”就是指小周期。所以,今天遇到的困境意味着一个周期的结束,新的周期即将开始,我们都要在周期内生存,这是规律使然,无须大惊小怪。

二是虽然传统农机销量减少,但基数仍很大。换句话说,市场的“盘子”仍然很大。比如,2003年,农机制造业产值只有570亿左右,而2018年已经达到4800多亿元(按老口径计算),所以即使2019年继续下降,盘子也应在4000亿上下;又如,2003年大中拖产销量不到8万台,2018年已经接近25万台,所以拖拉机产销量的基数也应在25万台上下滚动。

三是政策调整优化,让公平回归。这其实是一种正能量。下跌幅度较大的产品有,大型拖拉机、小麦联合收获机、青贮收获机等,主要原因是这类产品单机补贴额度大幅下调,因为他们之前补贴额度虚高,并且持续时间太长,今年适时调整应是政策的理智回调,对中小企业是利空,但对大型企业是利好,有利于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正所谓凡不正常必不长远。如不出所料,接下来全喂入水稻机、烘干机、插秧机等产品的单机补贴额度也会下调。

四是市场需求结构越来越多元丰富,不可同日而语。农机后市场的特征必然是需求的丰富化和多元化,在传统机器饱和之后,必然要求升级换代,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类作物、果蔬茶全程机械化、畜牧养殖、环境保护、智慧农业等更高端需求时代的到来,这些新的需求规模和价值必将超过传统农机。比如蔬菜年产值超过3万亿,而把所有粮食作物产值加起来也就这个水平。

五是市场空间在扩展。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逐步落地,中国农机制造业的产能输出变得可行,产品输出更加便捷和低成本。明眼人很早就看到这种机会,笔者所知,在福建、浙江、江苏、重庆等地,就有一些企业完全不做国内市场业务,心无旁骛做大做强国际业务。再看国内市场,上万家企业参与竞争可谓激烈,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海外去发展的想法,或是产品质量和人才资源技不如人,也没有这样的底气。

六是信息技术让经营更容易。纵观这几年农机市场风云,在如今信息社会,成立一家新公司再做上规模似乎变得更加容易。如,久富、百利、康达、辰汉、辰宇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都是在近十年时间或三五年成长为领军企业,这一切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有些关键技术如传动系统、机电液控制、发动机、信息控制等的获取越来越容易,后来者没有包袱,比行业大佬跑的更快。面对行业下降,大企业负重前行,而小企业则更有机会。

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不同的企业面对困难的战略不同。在行业调整期,只有智者,永远都在寻找机会,笔者希望看到更多关于调整、转型、升级等积极向上消息的分享;唯独弱者,只会等待机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如果你能创造机会,那就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