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分别是95%,84%和近78%。作为油菜籽生产大国,我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2亿亩左右,总产量1600万吨左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是我国第5大粮油作物。下功夫提高油菜籽生产机械化水平,对于稳定和提高油菜籽产业发展,促农增收,保障我国食用油供应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菜籽生产机械化迫在眉睫

我国油菜籽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春油菜区,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油菜播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85%以上,种植方式70%为育苗移栽,30%为直播。北方的春油菜产区基本采用直播的种植方式。尽管国家高度重视油菜生产机械化,但经多年强力推动,2019年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9.2%,远低于主要粮食作物。加拿大、法国、德国等油菜籽生产强国实现了油菜籽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用工量仅有0.5个/亩,生产成本低,对我国油菜籽产业形成了绝对优势竞争力。

为了提高油菜籽生产机械化水平,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区作为油菜籽生产机械化示范县之一,从种植环节切入,进行了机直播和机移栽对比试验,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该县属稻麦(油)轮作区,油菜籽生产具有传统优势。

一是油菜成熟期早于小麦5~10天,有利于选择生长期长的水稻品种,为水稻高产提供条件;

二是地处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市(常年种植油菜面积在150万亩以上,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3~4月,漫山遍野油菜花,漂香四方,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成为汉中这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一张名片,促成了发达的观光业,油菜种植业成规模功不可没;

三是传统的育苗移栽方式,产量高达180kg/亩,比种小麦效益高约30%,农民对种植油菜有积极性。面积稳中有升,常年种植面积为25万亩,成为该区优势产业。但近年来,这一优势正在受到挑战:

1、劳务成本上升。油菜籽生产耗劳最大的环节是育苗移栽和收获。前者包括挖定植坑、摆苗、定植等工序,亩耗工约5.5个;后者包括割晒、脱粒、清选等,亩耗工约4.5个。农忙时农业劳务用工为120元/天,仅此支出就达1140元/亩。种子、农药、肥料等物化成本为185元/亩,而油菜籽收益为1170元/亩(市场价6.5元/kg),如果用工全部为雇工,加上其它支出,则实际收益为负值30元!

2、机械化程度低,除了机耕整田外,其它作业主要靠人力完成。

3、农村强壮劳动力80%外出务工经商,对种田劳力的供应受制。因此推进其生产机械化尤其迫切。该区瞄准这一优势产业,及时引进相关机械和技术,进行试验和示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优选品种(以利机械化收获),机械直播(以降低用工成本)、机械化联合收获(大大提高工效)”等为核心的技术路径,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2018~2019连续两年生产实践考核,采用全程机械化进行油菜籽生产,示范区产量为195kg/亩~210kg/亩,平均产量202.5kg/亩,比对照组提高22.5 kg/亩,增产12.5%,增加收入123.75元/亩;亩用工量降低至1.0个/亩,减少9个/亩,减少用工量90%。亩节约人工费用1080元。节本增收效益为1203.75元/亩。其成效是巨大的,同时也为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我国全面推动油菜籽生产机械化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制约我国油菜籽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

1、缺乏适用于机械化生产的品种。长期以来我国油菜育种的目标主要致力于高产和优质,而忽略了油菜品种对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导致大面积种植的油菜适合机械作业的性能较差。特别是移栽油菜,由于株型大、分枝多、分枝交叉、角果易开裂等,给机械收获造成很大困难。机收损失率高达15%—30%,产量损失大,农民戏称机收油菜籽作业为“高量播种机”,抵触情绪极大。

2、油菜栽植和收获机具的开发生产滞后。油菜籽联合收割机主要是在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局部改进形成的兼用型产品,收获油菜籽的损失率畸高。油菜直播机采用外槽轮式排种器,播种精度低,技术性能不稳,适用范围不广。近年来一些地区先后引进了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油菜移栽机、油菜收获机进行试验,但由于机具价格高、适应性差等因素难以示范推广。

3、油菜栽培方式不统一。我国油菜种植制度多样,缺乏规范化的栽培制度,生产手段、经营方式落后,缺乏与现代生产手段相适应的集中、成片种植和规范化管理。

4、农机农艺缺乏有效的融合与集成配套,互不适应,互为制约。

(二)、全面推动油菜籽生产机械化的条件已经具备

为了突破这些“瓶颈”,国家农业部争取专项资金支持,组织科研、农机企业、农机农技推广等多部门,进行多项攻关,形成了系列化的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宜机作油菜新品种、农机农艺集成等成果:

1、宜机作油菜品种选育获重大突破。

一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成功的“阳光2009”,具有株型紧凑、抗倒性好、抗裂角性强、花序长、含油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宜机械化生产。示范表明,该品种适应于机直播和机联收。油菜生产由亩均10个工减少到0.8个工,亩均纯收益750元以上,从而扭转长江流域近年来油菜籽生产效率低、效益低的局面。

二是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研究员选育的“中双11号”宜机作油菜新品种。据我区大面积试种表明,抗倒伏、抗裂荚性能好,1万亩示范区理论亩产211.4kg、核心区理论亩产241.7kg,分别比传统的高产水平180kg增产17.4%和34.3%,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多熟制条件下低损失的油菜机械化收获。是世界上首个集高含油量(49%以上)、强抗裂荚、高抗倒伏、抗菌核病为一体的双低油菜品种,在全国推广应用已达1300多万亩。

三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董振生教授选育的“陕油15”油菜新品种。2014~2019年度,先后在宝鸡市的岐山、凤翔(旱作区)和汉中市的南郑区、勉县、西乡县(稻油轮作区)等地进行油菜籽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与示范。示范表明,“陕油15”宜机播,产量高,亩产200kg以上,抗病抗倒伏能力强;成熟度一致,株型紧凑,抗裂角性强,适宜机械化生产。适应性强,可广泛用于稻油轮作和旱作。

2、油菜机播和机收的关键装备获重大突破

一是研制成功并用于生产的专用油菜直播机,其技术日臻成熟,生产效率比人工作业提高60~100倍,形成了旱作免耕播种机系列产品、水旱通用旋耕播种施肥机系列产品和南方油菜直播机系列产品等多系列,40多个品种,满足了不同生产区油菜机直播的农艺要求,生产表现良好。

二是油菜机联收装备获重大突破,其作业效率是人工的30~120倍。中联重科谷王油菜收割机、烘干机,耕王拖拉机等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产品,可以高效完成收割、烘干、机耕开沟等环节。旗下谷王PL40收割机,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损失率低、洁净度高的 “超强”表现。谷王DF120低温混流式烘干机,则是根据国内不同区域作物种植特点推出的新一代产品,其独有的混流干燥技术,对油料作物的干燥实现了良好控制,烘干效率高。其低温循环技术,在不破坏油菜籽本身结构的同时保证了油料作物的品质。 浙江湖州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油菜联收机,收割、脱粒同时完成,总损失率<5%,含杂率<6%,破碎率<0.5%。与人工分段收获油菜籽相比,机械收获工效提高近35倍,机械作业减少损失、节本增效可达每亩250元以上。目前油菜联收机国内生产商约有20多家,年产能完全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3、形成了农机农艺融合集成配套的油菜籽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  我国“油菜籽增产综合技术生产模式研究”课题组,成功攻克了机收品种、机收装备和配套农艺技术三大技术难关,为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及全国油菜同行,重点在“油—稻”、“油—稻—稻”等不同轮作制条件下,对品种、“一促四防”、机械收获等技术进行熟化和集成,建立品种、机械装备、植保、肥料为一体的套餐式、轻简化的成套技术,促进不同领域技术相互配套,初步建立了油菜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模式。

      4、实现了为机械化生产而进行品种选育和农艺创新的革命性转变,为其它多种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正确思路。提出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油菜籽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内容包括大田耕整、开沟、种植、植保、排灌、收获、秸秆还田、烘干等机械化技术。实现了技术规范和装备的有机统一。为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进入“快车道”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三、加快推进油菜籽生产机械化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要抓好示验、示范,普及油菜籽生产机械化模式。把发展油菜籽生产机械化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点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力度,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统筹农机管理、科研、生产、鉴定、推广和安全监理等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从试点示范入手,推动油菜籽生产机械化发展。油菜籽主产区农机部门要因地制宜,开展油菜籽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要依托农机大户和各种形式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推广应用油菜籽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因地制宜,实现技术集成配套;确定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和机具配套方案,开展示范推广。

二是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的各项政策,以试点示范为重点,积极争取多渠道的投入。要把油菜开沟、播种、收获、烘干、秸秆还田等机械列为各级政府的购机补贴范围并予以倾斜。国家购机补贴资金要逐步扩大补贴的实施范围,鼓励地方购机补贴资金累加补贴,提高补贴力度,支持、引导农民和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和收获方式。应根据各地区生态类型、种植制度、品种特点、气候条件、装备基础等因素选择油菜籽种植和收获方式。油菜籽机械化精少量直播具有作业效率高、省种、免间苗、宜机收等优点,应通过新品种引进应用、栽培技术改良等方面创造有利于机械直播的农时条件,优先发展机械化精少量直播;加快研究开发集开沟(畦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功能于一体的复式、精确、高效直播机。稻油轮作区,应在农时能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改育苗移栽为机直播。应从品种的适机收性和降低联收机损失率两方面攻关,降低损失率,提高适应性,通过机联收来节本增效。同时,应选择不同区域、不同熟制进行机械化生产考核,熟化农艺技术,配套机械化,使之尽快发挥生产效益,把希望变成现实。     

3、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油菜籽产区要建立农机系统和种植业系统的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油菜籽生产机械化工作的指导。

统一研究和协调解决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问题,推动油菜籽生产机械化加快发展。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研究、推广和管理人员结合的原则,成立油菜籽生产机械化专家组,加强技术咨询、培训、指导。

结合实际,建立农机、油菜栽培、植保等方面农技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队伍,深入到田间地头,扎扎实实地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组织有关农机和农艺专家从品种、栽培制度、植保、田间管理、茬口对接等各个环节开展合作研究,完善适应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模式,形成推进油菜籽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合力。组织有关单位、企业开展油菜籽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的联合攻关,不断提高机械化装备供给能力。

从种植标准化入手推进规模化,为机械化创造条件,培育油菜机播、机收作业市场,搞好机具供需衔接,组织开展油菜机具跨区作业,提高机具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农民购买和使用油菜生产机械的积极性,实现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