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三字,究竟代表着什么?从三个人口中,记者听到了三个不同的答案。
在每天接待四海游客的东方红农耕博物馆经理张迎看来,“东方红”在“传承历史”——60年前,中国一拖用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带领中国走进“耕地不用牛”的新时代;如今,中国一拖用农业装备全套解决方案,为保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贡献力量。
在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大拖装配厂党委书记兼副厂长王洪斌眼里,“东方红”正“变革当下”——动力换挡拖拉机打破进口产品垄断,自动驾驶拖拉机实现首次规模化应用,让“中国造”拖拉机大步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云飞心中,“东方红”已“定义未来”——中国一拖牵头组建的河南省农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了国内首款纯电动无人拖拉机“超级拖拉机I号”,将带动中国挺进“耕地不用人”的新时代。
三个“东方红”,共同指向新时代的大主题——高质量发展。
传承历史:助力国人端起“中国饭碗”
这几天,前来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比往年同期明显多了不少。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2019年,恰巧也是中国一拖建成投产60周年,吸引外地游客前来一睹“共和国长子”风采。
每讲到这一幕,张迎总显得非常自豪——1959年11月1日,一拖落成典礼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受周恩来总理委托主持投产典礼,宣布中国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时代开始到来!
从张迎口中,记者得知一件趣事:1995年,一位一拖营销人员在黑龙江二龙山农场,偶然发现了一台20世纪60年代出厂的“东方红”拖拉机依然在田间耕作,而且工作30多年从未大修!消息传来,中国一拖用一台崭新的“东方红”1002拖拉机换回了这台“老爷车”,并将其命名为“功勋车”。
60年前,“北大荒”拉开开发大幕,一台台“东方红”拖拉机不远千里,从洛阳运往东北。“正是有了一批又一批像‘功勋车’这样性能良好、品质卓越的拖拉机的加入,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才得以实质启动。”张迎说。
数据显示,在我国缺少粮食的时代,“东方红”拖拉机完成了全国机耕地60%以上的耕作,为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沧海桑田,初心不改。如今,中国一拖已是国内唯一能够自主批量生产20马力至400马力全系列轮式和履带拖拉机的农机企业,并研发出400马力无级变速重型拖拉机,引领中国由农机大国迈向农机强国,为保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贡献力量。
变革当下:挺起中国高端农机脊梁
4月3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双利农机合作社广场上,风和日丽。挂着光鲜的红丝带,200台东方红拖拉机如列兵般整齐排列,批量交付。
还是那一抹“东方红”,却有着脱胎换骨般的蜕变——这款“东方红”LX904自动驾驶拖拉机,引入“卫星定位系统+惯性定向定位导航+激光雷达+相机”的高精度、多源组合导航技术,实现了从播种、中耕到收获的全过程自动作业。
“这是我国自动驾驶拖拉机的首次大规模应用,是我国精准农业的又一次突破。”中国一拖大拖装配厂党委书记兼副厂长王洪斌语气激动。
近年,中国一拖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在赶超先进、替代进口路上攻坚克难,不断续写新辉煌。
创新——不需要踩离合器换挡,不需要下地调整农机具,因为配置了智能化控制的设备,驾驶员只需坐在装有空调的驾驶室里按几个按钮就能搞定一切。2014年,中国一拖首款商品化动力换挡拖拉机——LF系列一上市,就使我国在相关领域成功赶上欧美主流技术水平,直接迫使进口产品大幅降价30%以上。
绿色——国四柴油机升级改造项目车间,是中国一拖瞄准国四柴油机生产建立的“机器人王国”。目前,中国一拖研发的国四标准柴油机已完成零下25摄氏度高寒试验,颗粒物排放较传统机型下降九成。
开放——2016年,记者驱车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访,在吉尔吉斯斯坦广袤农田,看到最多的农机,是来自洛阳的“东方红”。如今,中国一拖产品出口澳大利亚、匈牙利、古巴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进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样板工程中白工业园,成为“中国制造”挺进“一带一路”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践行创新、绿色、开放发展理念,“东方红”正挺起中国高端农机“脊梁”!
定义未来:开创自主可控创新之路
蓝天白云下,伊滨区某农田试验场。
河南省农机创新中心技术人员操作面板,一款透着银光的轮式机械在农田间安静穿梭,在黄土地上用力划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
这款没有驾驶舱、拥有科幻外观的“超级拖拉机I号”,一举拿下“中国第一款电动无人拖拉机”的称号,向世界全新定义了“未来拖拉机”的模样。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农业人口减少,农机行业即将面临‘机器换人’。”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云飞如是判断,无人驾驶电动农机可24小时不间断作业,作业偏差小,提高了土地、种子、化肥的利用率,零排放也更加符合绿色发展大趋势。
世界范围内,无人电动拖拉机研发者寥寥。这一次,瞄准世界农机的未来趋势,中国一拖以短跑速度开局。
中国一拖发力协同创新,牵头组建全省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河南省农机创新中心,汇聚中科院、清华大学、中联重机等优质创新资源,在协同创新中迈向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
各成员单位打破了组织机构的藩篱,共同成立了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国内首款智能农机定制芯片——“神农I号”芯片,以及被喻为拖拉机“安卓系统”的“珊瑚”操作系统等,正让中国拖拉机告别“缺芯少魂”,开创自主可控中国农机创新体系。
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东方红”正越来越“红”,改变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