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的办公楼再配上老式厂房,佳润农机给人的第一印象有点“土”。然而,就是这里,不仅承担过3个省级课题、1个国家级子课题的研发工作,还申请了20多项专利,先后诞生过十多种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新型实用农机,成为掩映在文登制造业丛林中的“隐形冠军”。
从一家5个人小作坊,年产值千万元的科技研发公司,公司经理贾夕宁用17年时间实现了文登小农机开向全国的梦想,也成为文登中小微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华丽蜕变的标杆。
“不转型,就是坐以待毙”
6月底,初夏升温,佳润农机的厂房里也一派火热景象。工人们正忙着组装新机,贾夕宁也正和高校派驻的研究生尹涛洋讨论着试产的西洋参收获机如何进一步优化改进。
“我们研发的西洋参收获机作业幅宽1.8米,收获效率每天20亩,可有效满足以文登为代表的西洋参种植区的西洋参收获机械化装备的需求,实现西洋参收获的机械化作业。”贾夕宁说,他们围绕挖掘、输送、分离、汇集等机械化技术体系,创新关键部件,攻克结构性难题,实现结构轻量化、机构轻简化、控制精准化的关键装置匹配衔接,市场好评如潮。
风光挡不住背后的艰辛。由农机“草根”升级为农机“明星”,佳润农机用了17年。
贾夕宁幼时摔伤,双腿落下残疾,技校毕业后在一家农机企业找到工作。然而,好景不长。2002年,贾夕宁所在的农机企业破产了,他一咬牙借钱和妻子创办了自己的农机厂。“名义上是个厂子,其实和小作坊差不多,一共才5个人,没有能力生产大机械,只能生产手扶拖拉机。”贾夕宁说,多亏那时机械行业的发展形势好,市场需求量也大,小厂慢慢发展了起来,企业注册资本从最初的50万元增至1000万元。
在企业发展最稳的时候,贾夕宁却坐不住了——他要另辟蹊径。
“不转型,就是坐以待毙。因为我们没有核心竞争力,拿不到市场定价权,只能不断压缩利润,用更低的价格赢得市场,长此以往肯定不行。”身处农机行业多年的贾夕宁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实行科技转型,掌握农机的“技术芯”,才能把住市场。
如何转?2007年秋天,贾夕宁在东北入田考察时,偶然发现丘陵地区的小地块水稻,难以运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只能靠最原始的人力收割,效率非常低。
市场痛点,就是企业的突破点。2008年,贾夕宁自主研发第一款实用农机——水稻割捆机第一代样机诞生。
“2009年,机器开始小批量试验投产。这款定价19500元的机器,可实现水稻从收割到捆绑的一次性完工,十分节省人力,因此在试验投产阶段收获无数好评。”贾夕宁说。
“700万赔了,也不能停!”
谁也想不到的是,贾夕宁研发路华丽的开局,却收获惨淡。
2010年,贾夕宁对水稻割捆机实行大批量投产,也由此引发佳润农机重大亏损。“因为打捆准确性不够高,试验投产的时候没发觉,大批量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很明显了。”贾夕宁推出的700多台水稻割捆机全部返厂,直接损失高达700多万元。
前期投入的钱还没见到回报,一下子又赔进去这么多钱,很多人都劝贾夕宁别折腾了,老实做手扶拖拉机吧。但贾夕宁却较劲:“700万赔了,也不能停!”
2010年到2014年,佳润农机最低谷时,只剩下2个工人,贾夕宁一人主攻研发。为最大程度模拟试验,他把水稻割捆机开到乡下一片芦苇地里试验。随着研发深入,贾夕宁深感“土专家”在专业技术上的力不从心。为让机器更经得住市场考验,他在文登区科技部门的牵线下开始与高校院所寻求合作……
“2014年,我们和青岛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公司设立专家工作站和大学生研究实训基地,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教授成为我们的智囊团成员,我们的研发更有底气了。”贾夕宁说。
苦尽甘来。随着水稻割捆机的研发成功,佳润农机在国内农机领域一炮而红。
“市场的空白就是我们要突破的将来!”
如今,走进佳润农机厂房,就像是走进了新型实用农机展列馆。一排排样式不同、功能各异的新型实用农机安静矗立两旁,其中不乏获奖产品。
“这个大蒜打捆收获机获得过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大赛第二名。”贾夕宁指着一台装着5个类似箭簇样式的机器自豪地说道。
在佳润农机的办公楼上,挂着几块金灿灿的牌匾——“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机械研发中心”“威海市茎秆植物收获打捆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台台装着“科技芯”的机器,一块块充满含金量的牌匾,无不昭示着,佳润农机搭上了“科技专机”的佳润农机,已走上了一条全新的“登顶”之路。
今年,佳润农机参与国家级子课题项目——甘薯全程机械化研发;与山东理工大学合作,参与“丘陵小型机械化”研究课题。
“国内农机市场的空白,都将进入我们的研发视野,我们要用科技芯填补更多的国内空白。”贾夕宁说,市场的空白就是他们要突破的将来!
这些年,佳润农机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开始向“智慧农机”领域进军。目前,佳润农机研发的谷子集束收获机、芝麻整秆集束收获机、大蒜打捆收获机,都是国内独家生产。
“科技创新这条路,我们一直在走,也会一直走下去!”贾夕宁的话透着自信,也充满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