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共和国第一台履带拖拉机、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第一台轮式拖拉机……不得不提到一位中国农机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中国一拖集团前副总工程师刘寿荫。
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来到位于洛阳的一拖埋头苦干,用尺和笔勾勒数个“共和国第一”……这位去年刚刚过世的老人,是一拖建厂初期首批海归之一。他用最质朴、最坚决的行动,在火热的实践中彰显爱国之情、诠释报国之志,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动人篇章。
心系中华,五年回国路见证赤子之心
▲刘寿荫
从美国到中国,如今乘飞机只需不到一天时间;而在20世纪50年代,刘寿荫的这条归国路却走了5年。
1924年,刘寿荫出生于西安。1948年,24岁的刘寿荫大学毕业,从南京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后转至奥立冈州立大学。刘寿荫的父母是留美、留日知识分子,后来定居台湾。
新中国成立后,身在国外的刘寿荫内心涌动着越来越强烈的报国热情。他和家人联系,说毕业后不想留在美国,也不想去台湾,他想回到祖国大陆,改变中国农村“二牛抬杠”的落后耕作方式,让中国用上最先进的拖拉机。
1951年,刘寿荫获得美国奥立冈州立大学科学硕士学位。正当他准备回国一展身手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一纸对“红色中国”的技术封锁禁令,让他的回国梦想遥不可及。无奈之下,刘寿荫来到美国万国拖拉机公司,一边担任新产品部设计工程师,一边等待回国的机会。
1955年,美国移民局突然通知他,可以回国了!后来刘老才知道,是美国为了换回朝鲜战场上的战俘,才同意放他回国。
当时,中美没有空中航线,到日本中转可能被扣留送往台湾。刘寿荫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绕道欧洲。
刘寿荫来到西德奔驰公司位于斯图加特的重型和农用机械制造厂担任工程师。在应聘时,刘寿荫特意把合同期定为最短的一年。
1956年,刘寿荫“作别西天的云彩”,先在柏林坐地铁秘密从西德来到东德,登上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再从苏联回到中国。
火车抵达中国境内的满洲里站时,天空飘着小雨。走下火车,刘寿荫看到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一刹那眼泪禁不住地往下流!
至诚报国,用尺和笔建功多个“中国第一”
▲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
1958年,第一拖拉机厂的建设还在紧张进行中。这一年的7月20日,新中国第一辆拖拉机披红带彩驶出一拖大门。
然而,这台“手抠出来”的拖拉机,尚未实现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在一拖即将投产之际,由于中苏关系交恶,拖拉机制造人才极其短缺。
在美国读过工程硕士,又在万国拖拉机公司、奔驰公司工作过的刘寿荫,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当时只有8万人口的小城洛阳。
▲全心投入一拖建设
来到一拖后,刘寿荫被分配到设计处工作。他和工人们一起,从早8点干到凌晨1点,晚上集体睡在厂房。没有制造机器的设备,就自己研究图纸,自己制造。
带着当时世界一流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知识,刘寿荫为一拖设计了大量装备,帮助设备调试安装顺利完成。
开起来“嘣嘣”响的手扶拖拉机,是嵌入国人记忆的“国民拖拉机”。如今已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经济实用、风靡大江南北的手扶拖拉机的诞生,就有刘寿荫的贡献。
从1959年到1962年,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刘寿荫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手扶拖拉机工农-7型的设计定型,使各地统一图纸,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应用。
这是真正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款手扶拖拉机。由于刘寿荫对标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进行设计,在田间性能试验中,人们发现这种拖拉机性能优良、结构精巧、一机多用、燃油经济,工效比牛耕提高5倍到6倍,尤其适合路狭桥窄、田块分割、坡陡垄小的广大乡村,加上物美价廉,深受农民欢迎。改革开放之后流行大江南北的手扶拖拉机,依然留有当初工农-7型的影子。
归国后,刘寿荫先后主持或参与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履带拖拉机、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第一台665军用越野汽车等产品。在粮食短缺的年代,“东方红”拖拉机完成了中国60%的机耕地作业,成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代名词。
无怨无悔,坦言“没有比现在更好的人生”
▲刘寿荫考察菲亚特
曾有人问过刘寿荫老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留在美国,留在奔驰,或者去了台湾,会是怎样的另一种人生?”
刘寿荫回答,回到祖国大陆,工作生活的条件虽艰苦,但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中国人开上了自主设计的拖拉机。他从来没有觉得苦,反而觉得幸福。“没有比现在更好的人生!”刘寿荫语气平和而坚定。
作为贡献卓越的专家,刘寿荫和其他专家一起,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农业装备制造水平拉近了至少50年。
但他淡泊名利,对国家从来没有提过特殊要求。1994年退休时,刘寿荫夫妇住在中国一拖23号街坊一栋老居民楼内。1951年,刘寿荫在美国已经开上雪佛兰轿车;但在洛阳,他的代步工具始终是一辆自行车。
退休后的刘寿荫退而不休,返聘中国一拖继续搞研发,经常到书房中,在设计图板上工作。在他77岁即退休7年后,还发明了一种摆足式推力管结构的新型农用车,并获得2项国家专利。
刘寿荫内心唯一的遗憾,是父母。1960年,当他克服重重困难、满怀喜悦到台湾探亲时,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望着遗像中父母温和的目光,刘寿荫失声痛哭。
▲刘寿荫考察里卡多
如今,刘寿荫等一拖老一辈“海归工程师”已成为彰显爱国奋斗精神的标杆和榜样。
因为他们,中国一拖成为国内唯一能够自主批量生产20马力至400马力全系列轮式和履带拖拉机的农机企业,让国人端牢“中国饭碗”;
因为他们,中国一拖研发出了打破进口产品垄断的动力换挡拖拉机,让中国拖拉机制造水平赶超世界先进;
因为他们,中国一拖成功收购法国先进的农机厂,把“东方红”拖拉机卖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同一朵奔腾的浪花,在时代洪流中留下闪亮的身影。矢志报国、实干创业的刘老,斯人虽逝,精神长存!
图文来源:洛阳日报 张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