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以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跨越,2018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农业机械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显著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农机化基础性工作

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机化科研创新体系,探索了一批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农机化技术与管理标准。

(一)组建了较完善的农机化科研创新体系

1959年,毛泽东在《党内通讯》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和木匠,搜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试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此后,在全国构建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较为完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推广应用、维修培训和人才培养的农机化科研创新体系。国家级单位有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省级农机研究单位有21家,主要面向行业开展应用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和转化服务。1999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部分科研院所转企、归并或撤销,大学学科调整。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支持有关科教机构加强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支持农业机械科研、教学与生产、推广相结合。2010年, 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支持农机制造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支持高等院校加强农机工程学科建设。201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 升级的指导意见》,释放了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大信号,支持增强科研院所原始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推进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在政策引导下,国家不断加大农机科研投入,较为完善的农机化科研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国家级平台方面,建设了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拖拉机动力系统等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太阳能干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现代农业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农业机械、农业智能装备、农业信息化、草原畜牧业装备、 种子加工装备、粮食加工装备、农产品智能分选装备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成立了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同时,“十三五”期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大幅增加农机岗位专家,实现了50个产业体系全覆盖,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基本设置2个机械化岗位。组建了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和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启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和大田种植数字农业试点等项目,初步形成 “实验室—科研试验基地—观测实验站”的农机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也构建了一批部、省、行业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二) 构建了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国家大力推广实用农业机械,增补旧式农具,积极推广新式农具。从农具改革着手,由排灌机械逐步发展至包括种植业在内的各种机械。当时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农业机械化优先推广半机械化农具和小型动力机械,动力机械重视手扶拖拉机、小功率排灌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研制推广。建立了一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场,采取机械化耕作方法,实行深耕和密植等技术措施。

1979—1995年,农业机械由单一的国家投入经营转为多种所有制形式,允许农民个人或联户根据生产需要和收益自主选择、投资和经营农机,农民成为农业机械投资和经营主体。农民所购机具主要是构造简单、价格便宜、功能单一的手扶拖拉机、小型排灌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在农村运输、耕整地、抽水排灌、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

1996—2003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逐渐显现,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研发生产加快发展,以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逐渐发展,并向跨区机播、机插、机耕等环节延伸,从小麦生产向水稻、玉米等作物拓展,一批技术含量高、综合性能强的大型农机具应运而生,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发生变革。

2015年以来,农业部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加快推进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耕、种、管、收及产后处理全程机械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机械化加快发展。

在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方面,围绕玉米、水稻、油菜、棉花、马铃薯、牧草、花生、甘蔗、苹果和茶叶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生产需求,开展了机械化关键技术、机械化技术体系集成、区域机械化共性技术、设施种植养殖装备、农业工程模式与农业装备适用性评价等研究,构建了覆盖不同种植制度、生产规模的技术模式、工程模式和技术路线。

在区域机械化方面,形成了适宜北方一年两熟小麦、玉米轮作地区的周年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模式和周年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模式,适宜北方一年一熟区玉米种植的秸秆覆盖少耕等模式,适宜黄土高原一年一熟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模式,适宜东北冷凉垄作区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的留高茬原垄浅旋灭茬播种技术模式,适宜水旱轮作区以种植水旱两作的稻麦 (油)轮作和稻薯轮作等多种技术模式。

(三)制定了农机化技术与管理标准体系

我国农机化标准体系经历从单一种类到全面覆盖、从强调数量到重视技术内容发展历程,标准数量和质量体系日臻完完善。

20世纪50—60年代,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农机化标准《国营机械化农场机务工作规章》,后续制定了《农业拖拉机驾驶员、修理工技术标准》《拖拉机作业标准工作量折合系数和地块、土质差别系数》等。

20世纪80—90年代,发布《农业机械修理工技术等级标准》,标志着农机化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全面恢复,其后陆续制定了一批针对不同型号农机的修理质量标准,如GB/T5262—1985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和 GB/T5667—1985 《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1996年,全国农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机化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开展了农机化标准体系研究。1997年提出了农机化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农机管理、农机运用、农机修理、试验鉴定、安全监理、农机技术推广、市场销售、农机科研、教育培训、计划统计和农机信息等11个体系。农业部和财政部1999年启动实施农业行业标准专项计划,重点建设农机基础标准、作业质量、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和新型农机产品标准。

2001年农业部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农产品加工技术为切入点,探索制定无公害稻米、粉丝、乳粉和小麦粉的加工技术规范标准。2004年,启动新一轮农机化标准体系研究,包括农机化基础标准、技术服务标准和技术管理标准3个分体系,试验鉴定、作业服务、安全管理等17个环节和领域,质量评价、作业质量、安全运行等42个标准类型。为了加强农机化发展进程分析评价,制定了《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第1部分:种植业》标准;根据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需要,制定了数十项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为强化农机部门履行拖拉机安全监管职能,制定了拖拉机号牌、驾驶证证件等安全监理标准;针对鉴定行业评价产品质量需要,发布了一批产品质量评价规范标准;配合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制定了《农业机械分类》基础标准。

2009年,发布了《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0—2015)》,构建了我国农机化标准体系,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等3部分。针对轮式拖拉机等农机产品制定了质量评价标准,针对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农机产品制定了作业质量标准,配套设施农业的农机化标准也逐步完善。

二、农机化应用基础研究

(一)土壤—植物—机器系统应用基础研究

1.机械化耕作装备。针对我国农业主产区土壤压实严重、耕层变浅、犁底层增厚以及土壤侵蚀、地力下降等问题,开展了不同土壤类型的团粒结构、理化性状和有机质变化规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质构和作物生长的关联影响研究,不同区域深松、深翻、翻(旋)耕、轮耕、休耕、少(免)耕等耕作方式优化组合研究。开展了水肥施用与作物秸秆还田等农田作业措施对土壤耕层结构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建立了土壤合理耕层综合评价分析模型,提出了合理耕层的构建方法,制定了与区域特点相适应、与作物生长相适宜、与机械作业相适应的土壤合理耕层构建标准和机械化技术规范。

2.秸秆机械化还田装备。针对机具在秸秆还田作业时易出现的秸秆堵塞、部件磨损和耕作阻力增大等问题,开展了机器—土壤—秸秆交互作用机理研究;针对秸秆还田装备作业高耗低效、还田质量差等问题,开展了机具—流场—秸秆—土壤交互作用关系研究,阐明了秸秆物理特性、流动特性、还田方式、刀具质构对秸秆还田作业的影响机制,建立了秸秆还田作业能耗与还田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适合于不同区域的作物秸秆高效低耗还田方法,建立了作物秸秆高效低耗还田技术规范。

3.机械化种植装备。开展了水田作业技术装备研究,包括:水田复杂作业环境下土壤和品种、植株等互作规律,多种部件稻田土壤多相耦合机理,深水田作业时机具的受力分析、阻力来源及分布规律以及驱动部件的疏泥结构等。开展了土壤与装备、品种与作业环境等研究,针对南方地区土壤湿度大、黏性大,研究了高湿黏重土壤工作部件防堵降耗理论。开展了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创建了“精播全苗”“基蘖肥一次深施”“播喷同步杂草防除”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栽培技术,制定了不同区域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规程。针对现成玉米排种技术与排种器难以满足高速播种作业需求的问题,突破了单粒精量排种核心技术,研发了机械—气力组合式单粒精量排种关键部件, 提高了排种单粒率,降低了对气流压力的需求。研究了马铃薯芽眼生理特性、分布规律和活性表征,提出了基于光学等方法的切分策略等。针对油菜移栽效率低和土壤适应性差问题,研发了取—送—栽一体化回转式栽植机构,实现了松土切缝—切块插栽—切土镇压油菜移栽方法。

4.机械化田间管理装备。在常规植保方面,开展了施药机械雾滴沉积量和分布均匀性测量方法及喷雾系统的在线探测技术研究,研发了基于电容传感和无线网络技术的雾滴沉积检测系统。针对植保机械专用喷头缺乏问题,研究了压力雾化、沉积与飘移机理,设计了扇形雾喷头、圆锥雾喷头和防飘喷头系列,提高了喷头混合材料属性,优化了喷头加工工艺,制造了系列化植保用喷头。通过对常用农用植保喷嘴的测试分析,提出了扇形雾喷嘴和锥形雾喷嘴的特征参数,建立了不同系列喷嘴的型谱模型。在航空施药技术方面,开展了无人直升机航空施药参数优化、航空喷施作业有效喷幅评定、航空喷施作业质量评价及参数优选方法研究,研究了无人机航空喷施雾滴沉积与施药参数优化,开展了适用于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航空施药的雾滴飘移、沉积预测模型研究,研发了航路规划与轨迹误差分析方法、作业覆盖率与重喷漏喷率测试技术。

5.灌溉装备。针对喷灌系统能耗高、喷头压力范围小、低压下喷洒性能差等难题,设计了特殊流道、异型喷嘴、散水齿等关键结构,研制了新型低压均匀喷洒喷头;开展了低压旋转式喷头流道结构优化设计,模拟喷头流道旋转驱动力变化规律,设计出特殊流道结构及相对应的异形喷嘴。围绕专用育苗大棚需求,研发了适用于工厂化大棚育苗的水肥药一体化施用的灌溉系统。

6.施肥中耕。开展了土壤变量施肥处方决策技术研究,开发了精准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为变量施肥机具提供作业处方图,实现了氮、磷、钾的变量施用。开展了称重法肥料流量反馈控制和三种肥料在线配比施肥技术研究,在田间作业过程中可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实时准确选择施肥量与氮磷钾配肥比。

7.机械化收获。针对我国主要粮经作物收获工艺不合理、机具与作物互作机理不明确,作业效率低、收获损失高等问题,研究了作物收获特性与挖拔(捡拾)、脱粒(分离)、清选 (收集)等高效低损收获方法和技术模式。

在水稻小麦方面,研究了切横轴流、切纵流多滚筒多级柔性脱粒分离技术,制定了切流与轴流脱粒装置的合理配置方案;建立了切流滚筒转速、脱粒间隙、轴流滚筒转速、脱粒间隙等参数与夹带、未脱净损失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适合作物收获的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和运动参数,优化了分离装置;开展了小麦收获机轴流滚筒载荷(扭矩)与喂入量的关系研究及切割器载荷与割幅宽度的关系研究。

在玉米方面,研究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植株、果穗、籽粒的物理力学特性以及果穗与茎秆、籽粒与穗轴分离特性,提出宜机收品种选育标准;针对高含水率籽粒收获破损严重问题,开展柔性揉搓式脱粒机理和关键脱粒机构研究。

在大豆方面,针对大豆植株低矮,豆荚分布不集中,结荚较低等问题,研究了具有仿形功能的挠性割台技术,可实现割刀上下和横向浮动;针对收获季节大豆籽粒含水率低,豆荚干燥,韧性较差,易破裂造成豆粒损失等问题,研究了柔性拨禾技术,避免了收割时过度冲击豆秸,减少对豆荚的振动、挤压和揉搓。

在油菜方面,研究了竖切割器安装方式、拨禾轮可调速驱动技术和相对于主割刀前后上下位置大范围调节技术、驳接式割台结构,创制了低损油菜割台技术;针对青角果脱不净,籽粒损伤大的问题,研究纵轴流脱粒滚筒喂入段平顺喂入抓取技术,提出了油菜切流与纵轴流组合式柔性脱粒装置的合理配置方案;研究了油菜仿生不粘筛面的结构、频率和振幅等参数对油菜脱出物快速均布、分层、透筛的影响。

在马铃薯方面,引进了挖掘铲新型航空航天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开展了收获机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力虚拟试验研究,建立不同地区土壤力学模型;研究了马铃薯块碰撞伤的机理,优化了最佳作业参数。

在花生方面,以主产区典型品种和链辊倾斜配置式花生半喂入摘果装置为对象,测定了花生株系生物性状和机械力学特性,建立了花生株系特性数据库。开展了摘果作业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和高速摄影试验分析研究,分析了作业质量影响机理与提升技术途径。

在棉花方面,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的特性,筛选了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品种。基于华北棉区增株减枝、促进集中成熟、保证一次性机械化采收的理念,研究了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棉花适宜种植密度。基于棉花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模式群体的光能利用率等因素,构建了棉花标准化株型和熟性调控标准。研究了脱叶催熟技术,加快棉花生育进程,使其提前脱叶和加快成熟。

在水果方面,研究获取苹果树枝力学特性参数,测定了新疆无核白葡萄鲜果粒机械特性。开展了激振树干对小型林果树树枝加速度响应试验。以果园采摘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和采摘平台两个自由度振动模型,对不同路况、不同车况下进行低速振动试验及频谱分析。建立了柑橘各组分力学参数的有限元模型,模拟机器人采摘过程,研究了不同夹持条件下柑橘内部应力变化。

8.农产品加工装备。针对生菜、甘蓝、小油菜等大宗鲜切叶菜加工,优化了筐式离心工艺和叶菜包装工艺,研发了高效清洗除杂清洗技术。研究了农药残留洗脱的果蔬多模式超声波清洗技术,创建了催化式红外干法杀青、干燥、杀虫等系列蔬菜脱水加工新技术。研究了基于自由托盘输送的易损伤水果品质无损检测分级技术,对桃、梨、苹果等易损伤水果重量、外观品质和内部品质(糖度)开展了无损检测。研究了常压低温干燥、吸附冷凝联合除湿和回风循环与能量精准利用技术,突破了临界柔性除湿与能量自循环关键核心技术。针对土豆、西红柿等农产品脱皮要求,开展了红外去皮模式与技术研究,探明了红外去皮机理与参数匹配,确定了均匀干燥输送方案,创制了滚动加热—速冷破皮—气力分离—毛刷清杂的高效脱皮模式。

(二) 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研究

1.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建立了农业装备适用性评价方法,形成了主要作物、典型区域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积极推进玉米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在一定区域范围统一品种和种植模式,规范不同区域玉米种植行距,规范不同轮作制度前后茬作物的种植要求,因地制宜确定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路线和适宜机型。针对南方油菜机械化收获问题,根据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技术路线,筛选产量高、炸角率低、分支较短、果荚位置较高、成熟度相对一致的高产双低油菜品种,建立适合机械作业的配套技术规范,促进了油菜低损收获机械化。

2.农机农艺技术试验示范。在全国建立了水稻、玉米、油菜、棉花、大豆、花生、甘蔗等作物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通过农科教结合、农机农艺结合、研发推广结合,基本解决了水稻、玉米、油菜、棉花、马铃薯和花生等机械化生产装备的技术瓶颈。利用重点农机化技术推广、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现代农业示范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等项目,开展了水稻、玉米、油菜、花生和马铃薯机械化技术示范,以及甘蔗、棉花、大豆和牧草生产机械试验选型与示范推广。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现代养殖、设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

3.农机农艺融合保障措施。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调控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和薄弱环节作业机械购置补贴。支持建立农机和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整合农机科研力量,建立重点作物农机化实验室,组织农机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生产企业联合攻关,加快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完善农机、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技术体系。

(三)农机化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研究

1.农机精准作业技术。加强基于卫星导航、自动控制、信息决策等高新技术的精准农业技术研发,2000 年精准农业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开展了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大范围病虫害监测等研究,研发出多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的精准农业机械装备。激光平地机、变量施肥、变量播种等精准农业装备得到广泛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量自动测定技术、物联网技术在稻麦联合收获机等机械上广泛应用,大面积自动测产、成图技术基本成熟。

2.农机作业状态智能监测技术。突破了田间复杂工况下农机作业状态参数测试方法与技术,面向耕、种、管、收等作业环节,开发了农田土壤中致损性异物、作业区隐蔽性人畜、工作部件机械性破坏等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开发了滑转率、空间动态载荷、运动参数等农用动力机械作业监测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开发了系列化种肥流量、堵漏、播施作业深度等施肥播种监测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开发了作业状态、作业速度等植保机械监测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开发了收获损失率、籽粒破损率、籽粒含水率和秸秆抛撒均匀性等收获机械的监测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开发了农用动力、施肥播种、植保和收获等系列化新型传感器及检测系统。

3.粮食作物智能作业装备体系。开展了全方位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了自动导航定位、作业监控、土壤样本快速分析系统、联合收割机智能测控和杂草智能识别系统,小麦和玉米免耕变量施肥播种机、智能化自动变量配肥施肥和圆盘抛撒施肥机、大型平移式变量喷灌机、智能化自动对靶除草机、大型智能化变量喷药机、自动导航智能化插秧机等。在东北、西北、华北等主要粮食产区,针对小麦、玉米开展了整个作业生产周期的智能装备应用示范。

4.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了现代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围绕农机作业育、耕、种、管、收、运、储等核心环节,运用现代传感、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构建了集农机定位跟踪、作业监管、远程调度、运维管理、数据分析、补贴结算、信息发布和农事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通过安装在农机上的移动智能监控终端,获取农业机械工况与位置、作物即时产量和目标图像等信息,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中心平台实时报送农机获取的相关信息。中心服务平台根据作物生长情况,编制不同阶段农机作业计划,并对农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远程监测与故障预警。通过统计分析,进行驾驶员、农机作业等绩效分析,根据作业面积与种植作物种类等进行费用结算。

三、农机化发展贡献

(一) 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

据测算,2004—2013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 就可以促进粮食增产50亿千克左右。“三夏”期间,依靠农机作业小麦收获时间能够缩短4天以上,为夏播赢得宝贵农时。机插秧比传统手工插秧,稻谷产量提高600千克/公顷,节约秧田80%以上,节约稻种40%以上;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人工撒播相比,增产8%以上。棉花机械铺膜播种技术每亩增加产量3%以上。东北地区应用玉米精量播种技术每公顷增产400千克左右;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减少损失28%以上,大幅降低了籽粒破碎率,解决了玉米摘穗收获后在转运、晾晒、脱粒过程中的霉变损失,提高了收获质量,改善了玉米品质。油菜毯状苗机械化高效移栽技术应用,推动了南方冬闲田种植油菜,增加750万吨—1500万吨菜籽产量,对保证食用油安全供给发挥了作用。

(二)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1.农化品投入减量。我国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 倍和2.5倍,均居世界第一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科研部门研发推广了一批先进施肥装备,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和叶面喷施等技术,提高了化肥利用率;研发和推广了一批大型高效现代植保机械,有效减少了农药流失和浪费。采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可节省化肥30%以上,采用肥料精确、定量深施,减少了肥料蒸发和漂移,减少了人工施撒糵肥作业次数,促进了肥料吸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采用油菜联合精量直播技术节约肥用量15—25千克/亩,果园管理机械化技术及装备提高喷药作业效率60%,轻简化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系统亩均节水30%,节肥20%。

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离田等绿色机械化生产技术。建立残膜捡拾、秸秆还田离田、化肥农药精准施用、有机肥施用等示范基地,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率达到90%以上。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田实行免耕或少耕,将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可有效防止水蚀、风蚀,保护了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

(三)提升农业综合竞争能力

机械化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省工节本。例如,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省去了育秧环节,亩节本100元以上;玉米机械化收获与人工作业相比,生产效率提高20—25倍,每亩可节约人工费用40—60元;油菜机械化机械化移栽效率是人工的5—7倍,联合收获是人工的20倍,而如果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就达到人工的40—60倍,是链夹式移栽机的5—8倍;大豆联合收获机械化是人工的15倍,每公顷可节约人工费用1500元以上;花生铺膜播种机效率比人工播种提高40—60倍,半喂入联合收获效率是人工的30倍以上,节约生产成本60%以上,而全喂入花生捡拾收获效率就是人工捡拾的100倍以上;棉花机械铺膜播种技术与人工相比提高15—20倍,每亩节约人工费用约60元,机械收获效率大约是人工的20倍。这些高效智能和专业化的农业装备技术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满足了农业种养规模化和商品化率趋势,提高了农产品竞争能力。

(四)引领农业种养模式变革

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助推种养模式创新变革。一是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实现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稳粮提质增效”,必须依靠优良品种、先进农艺和配套农机具,实现农艺农机融合,如玉米单粒精播机械化技术、水稻大苗栽插机械化技术、杂交水稻单本密植机插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种肥同施技术等。二是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土壤改良机械有效改善了土壤质量,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先进农产品加工、烘干贮藏装备和运输装备的应用,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节本增效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据统计,2017年我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73万个,农机户4184.55万户,农机从业人员5128.14万人,年经营收入5336亿元,年利润2004亿元,农机服务产业总体规模已经超过农业装备制造产业。农机社会化服务显著降低种了植户的生产成本,间接实现了农户增收。先进农产品加工装备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农业机械化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大幅减少了农业用工量,稳定了农业生产。农机作业智能化和舒适性不断提高,吸引了年轻一代务农爱农,培育了大批高素质农民,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