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近年来,全省农机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力“三大省级战略”,助推有机旱作农业,着力补齐全程机械化短板、突破全面机械化瓶颈,扎实推进农机化各项工作。到2019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将达到148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71%,比“十二五”末提高5.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由人力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一、以购机补贴政策为牵引,农机装备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我省已连续实施15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十三五”以来,全省共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5亿元,扶持15.7万农户购置19.7万台件农机具。我省连续三年被评为“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优秀单位”。一是扩大补贴机具范围,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围绕我省有机旱作农业、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以及“三大省级战略”等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瞄准生产急需、农民急用,将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扩大到14个大类31个小类90个品目,做到了应补尽补。二是全面实施敞开补贴,实现普惠共享。凡是农民购买补贴目录内的机具,做到有需就补。允许各市打破县级资金预算指标的限制,统筹调剂使用补贴资金;根据各市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对补贴资金进行跨市域调剂;对确因当年资金规模不够、办理手续时间紧张等原因难以在当年兑付补贴的,在下一个年度优先予以补贴。三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推进便民化步伐。开发启用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连续开放版,实现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常年“无缝”运行。推行使用农机购置补贴手机APP,购机者可以随时查询补贴政策、补贴产品、补贴标准、补贴资金使用和兑付情况等信息,并在网上办理补贴申请,预约现场核机,让申领补贴的购机者最多跑一次。推广使用补贴机具网络投档软件,实现企业网上投档,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投档工作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四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政策规范高效实施。围绕补贴范围确定、补贴资金分配、补贴额测算等关键环节,全面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重大决策规范严谨、公平合理、公正科学。广泛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纪律规矩和廉洁从政意识。加强违规查处制度建设,坚持无死角、全覆盖、零容忍,对违反补贴政策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持续保持对违规生产销售企业的高压态势,确保补贴政策规范高效实施。
二、以“六大工程”为载体,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稳步推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作出的重要指示。机械化是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和装备支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的实施意见》和年度行动计划,在全省推进农机深松整地、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生态保护、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农艺融合、智慧农机建设等有机旱作农业工程。2018年以来,全省共投入2.1亿元,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1100多万亩,年增产增收效益达5亿元以上。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00多万亩,总实施面积达到1700多万亩。实施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4700多万亩次,秸秆转化利用680多万吨。建设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乡、社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服务组织信息共享,在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三、以示范项目为带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提升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是农机化工作的主要任务,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和机械化技术是提升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是开展“2+7”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结合我省实际,围绕小麦、玉米和马铃薯、高粱、胡麻、莜麦、谷子、荞麦、豆类等“2+7”主要农作物,聚焦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主要环节,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点287个,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2500多万亩。其中小麦、玉米、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5%、85%和70%。二是开展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创建活动。在54个县100个乡500个村开展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创建活动。芮城、岚县、新绛、怀仁、翼城、盐湖等6县(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三是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演示活动。围绕精准施药、高效施肥、中药材采收、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农产品烘干、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利用等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在全省建设农机新技术推广示范点400多个,组织现场演示培训活动1200多次,培训农机技术骨干和农机手11.6万人次。
四、以“宜机化”改造为突破,丘陵山区农机作业条件不断改善。一是在丘陵山区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为大中型机械应用创造基础条件。2018年和2019年,全省累计投入2700万元,实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1.8万亩,在“改地适机”上迈出了重要步伐。二是根据我省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急需、农民急用的农机产品需求,引导企业和农机科研组织研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机装备,通过召开演示会、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快适用机具的示范推广和普及应用,在“改机适地”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丘陵山区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65%左右。
五、以优势特色农业为方向,推动农机化全面发展。围绕三大省级战略,突出抓好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生产机械化,推动农机化全面发展。一是在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开展牧草生产、青贮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推进饲草料机械化;开展畜禽养殖工程工艺、饲喂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演示和交流,促进畜禽养殖机械系统优化升级。二是围绕果品生产耕作、施肥、植保、采摘、分级、运输、冷藏保鲜等作业环节,开展以果园管护及水肥一体化为主的技术示范应用,发展果园微耕机、果园植保、果品转运、果品分级和冷藏保鲜机械等装备。三是围绕耕种、移栽、植保、灌溉、转运等环节,集成示范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逐步提升设施农业耕作机械化、植保物理化、环控智能化、运输轨道化、装备电动化发展水平。全省林果业、畜牧业和设施农业机械化率均达到40%左右。
六、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为龙头,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提档升级。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是农机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组织开展农机示范社场户创建活动。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章程制度、资金项目倾斜等措施,在全省培育农机示范合作社124个、示范家庭农场99个、示范农机大户142个。9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农机示范合作社。怀仁县潘杨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晋中市众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二是成功举办四届农机操作手技能大赛。连续四年组织全省近千名农机操作手开展技能大赛,以赛代训、以赛促训,充分展示农机手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采,增强农机手的职业认可度和自豪感,促进农机手驾驶操作技能提升。全省共有88名机手参加全国总决赛、28名机手入选“全国百强机手”、1名机手荣获全国农机手大赛季军、2名机手荣获全国大赛女子组亚军和季军。三是拓宽农机合作社融资渠道。与中国农行山西省分行签约支持农机化发展50亿储备贷款。截至目前,已为近200个农机合作社发放贷款近亿元。四是开展农机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建设。整合投入8300多万元,在58个贫困县建设农机资产收益扶贫试点226个,吸纳和带动6000余户贫困户近2万贫困人口,实现可分配收益1000多万元,贫困户年均分红达到800元以上。截至目前,全省农机合作社达到2427个、农机大户达到748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承担完成了全省70%以上的农机作业任务,并且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模式,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