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格化育秧、机械化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水田耕整、秧苗培育、插秧机使用、大田管理等农机农艺融合措施。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高产稳产。

(一)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

1.技术内容

目前水稻田块的耕整有旱耕水整、水耕水整、旱旋灭茬水整、带水旋耕平整等方式,有犁耕、旋耕、耙田、耖田、平田等作业方法。各地可根据作物接茬、水资源情况和现有的作业机具因地制宜确定水田耕整方式。

2.技术要求

(1)耕深一致。水田机械整地前要灌水浸泡24小时以上。犁耕作业控制在14~18cm为宜,要求耕翻均匀、覆盖严密,无漏耕,无暗埂,无暗沟。

(2)上细下粗。田块通过耕整后土壤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插秧机工作时不下陷,不拥泥。

(3)地面平整。地块通过耕整后高低差不超过3cm,田面整洁,无残茬,无凸起。

(4)泥水分清。水田耕整后,田块必须适度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

3.注意事项

秸秆、根茬和绿肥的处理,应使用水田秸秆旋埋机械翻埋覆盖,保证翻埋覆盖严密,田面平整,不影响机插作业。

4.常用机具

耕整机械主要包括:水田犁、机耕船、船式旋耕埋草机、水田耕整机、水田驱动耙、反转灭茬旋耕机、埋茬起浆机、旋耕平整机等。中型拖拉机及配套作业机具适用于田块较大、泥脚深度较浅的连片种植地区;手扶拖拉机、小型耕整机适用于田块较小的丘陵山区或小田块作业;机耕船和船式旋耕埋草机适用于泥脚深度大于30cm的平原、滨湖地区作业。

(二)育秧技术

1.技术内容

当前,我国在水稻生产中机插秧常采用的育秧方式有:双膜田间育秧、软(硬)盘田间育秧及工厂化育秧等。通过床土配制、种子处理、科学播种和苗期管理等环节,培育出既符合农艺要求、又适应机插的健壮秧苗。

2.技术要求

(1)床土配制。要求土质疏松,通透性好,肥力较高,床土细碎,颗粒直径不宜太大,不得有石块等杂物,pH值应在4.5~6之间,对床土还要进行药肥混拌处理。采用稻田泥浆育秧时,肥料使用和石块杂物的筛除等处理环节与旱地土育秧要求基本一致。

(2)种子的处理。主要包括晒种、脱芒、选种、消毒、浸种、催芽等工序,保证稻种发芽率在98%以上。

(3)播种。包括装底土、浇水、播种、覆土等工序。视不同育秧方式选购播种器材,要注意严格控制播量(精确到克/盘)和播种均匀度,床土厚度控制在2.5±0.5cm。采用泥浆育秧时,播种后,要用空秧盘底面紧贴已播秧盘表面,将芽谷均匀轻压入泥中,以泥浆淹过芽谷为宜;或用未经培肥的细土盖籽,盖籽土以盖实种子为宜,厚度为0.3~0.5cm。

(4)苗期管理。应控制水、肥、气、热等环境条件,促进秧苗盘根,形成毯状秧苗。机械插秧对秧苗的要求是:苗壮、茎粗、叶挺,叶色深绿,秧苗高度控制在12~15cm左右,秧苗达到两叶一心时即可起秧机插。起秧前,床土含水率应保持在35%~45%,秧根盘结不散。盘育秧苗要求四边整齐,装运中不得挤伤、压伤秧苗。

3.注意事项

采用双膜育秧的地块,起苗时要注意与使用插秧机的行距,最好使用专用工具,保证规范的秧块切割尺寸。盘育秧苗要求四边整齐,装运中不得挤伤、压伤秧苗

4.常用机具

育秧设备包括:种子清选机、脱芒机、催芽机、碎土筛土机、拌和机、播种机(播种流水线)、蒸汽出芽室、大、中、小棚(温室)、秧盘和秧架、增温设备、淋水设备等,各地可根据育秧形式选择不同的机具设备。

(三)机插秧技术

1.技术内容

用先进适用的插秧机将育成相对标准的水稻秧苗按农时季节和农艺要求整齐均匀地插入耕整好的水田土壤中。

2.技术要求

插秧深度1.5~2cm;常规稻每穴3~4株,杂交稻每穴1-2株;相对均匀度≥85%;漏插率≤5%,伤秧率≤4%;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特性要满足亩基本苗;操作插秧机作业时要注意行走的直线性和靠行的一致性;作业中不漏插,不钩秧。

3.常用机具

插秧机械主要有乘坐式(高、中速)和手扶步进式两类机型,以及宽窄行插秧机、秧苗摆栽机、钵体苗移栽机等。作业行数一般有两行、四行、六行和八行等。插秧机栽插行距一般是9寸或7寸。可根据作业条件、作业规模和农艺要求选用。

4.注意事项

(1)作业前,应注意进行试运转和试插,保证整机技术状态良好;作业时,应根据农艺要求对株距、穴株数、栽插深度等进行必要调整,保证插秧质量。

(2)插秧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插秧质量的检查,检查项目主要有:插秧深度、每穴株数、漏插率、勾伤秧率等,检查结果都应在规定范围内,超过范围应及时找出原因,进行调整和处理,以保证插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