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活在香港、整日相夫教女顺便做做生意的太太,因为想为家乡父老做点事,于是告别丈夫和三个可爱的女儿,放弃优渥的生活,只身回到老家“蒜都”——山东省金乡县,投资创办了大蒜生产全过程的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在特色经济作物大蒜机械的研发制造方面领了全国风气之先,她就是山东金乡县玛丽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丽。


1

 

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


1977年出生的辛丽是金乡县本地人,出生在金乡,父亲原先在济南铁路局工作,但她的祖母一直在老家,后来父亲也回到金乡。她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都是在县城度过的,直到考上天津外国语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她才离开了金乡。

可能是与所学专业有关,辛丽很早就涉足国际贸易,而且显露出在贸易方面的天赋,她经常自豪地说:“做生意我还是蛮有脑子的,有自己的思路。”由于出生在金乡,与县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又是全国大蒜生产第一县,于是从1996年起辛丽开始做起了大蒜贸易,到1998年,21岁的她平生第一次发了3条船的货,挣到了第一桶金。

回想起这段往事,辛丽颇为感慨:“我总觉着冥冥之中命运有种安排,让我和大蒜难以分离。”从1996年做贸易,一直做到2014年,这期间,她认识了她的先生,两人起先只是生意伙伴,随着事业的拓展和交往的加深,由伙伴变为恋人,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


她的先生是外籍人士,有着意大利和巴西血统。他一直在香港做生意,是辛丽的巴西客户代理,自己也有其他的外贸业务,而辛丽只是做大蒜生意。外贸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让辛丽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她坦言:那个时期,我已经没有别的心思了,就是一心想过好小家庭的生活。

她2005年结婚,到2007年生下第一个孩子,到2011年,4年间连续生了3个混血女儿,个个美丽可爱,很显然,她的重心根本就不是做事业了,完全回归到家庭。度假成了一家人的爱好,每年复活节、圣诞节要带孩子出去度两次假,带她们出去吃喝好东西。每年都去不同的地方,因为孩子们喜欢海,几乎所有能去的岛都去过了,她对这种生活感觉很幸福。

2

 

招商引资回到故乡


2012年之前,辛丽的生意从没接触过农业机械,更别提在国内几乎是空白领域的大蒜机械。这一年沉浸在家庭幸福中的她,“稀里糊涂地”被当地政府招商引资了。

因为当时她做贸易做得规模很大,挣到不少钱,金乡县政府招商时把她列为招商引资对象。那时她在青岛还有公司,政府工作人员就上青岛找她,问她“有一块地要不要?这里要做一个产业园”。家乡的召唤让她动了心思,恰好手里面也有一笔资金,一咬牙下定决心买上几百亩地。她当时盘算,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的土地肯定会越来越值钱。当初在青岛创业时花1500万元只买了一套大约700多平方米的房子,而回家乡用1500万元能买上几百亩地,感觉挺划算,当场就答应家乡的工作人员同意买地,先买下来再说。

地买下来了,可用来做什么呢?当时她一点想法都没有。就在她买地的同时,有一个客户偶然间对她说:“辛总,金乡是大蒜之乡,产量这么大,现在全是人用手分选,我帮你介绍一种设备,是大蒜分选机。”听了介绍后,辛丽通过巴西的一个客户,也是她家的好朋友,帮她进口了一台阿根廷生产的大蒜分选机。试用了一下感觉特别好。于是就咨询:“这机器能不能在中国生产?”对方回答“可以”,那位巴西朋友又帮助联系了阿根廷这家厂,他们也同意跟辛丽合作,双方约定在国内生产的前100台分选机,每台给她提成多少钱,大蒜分选机项目,就这样上马了。

2012年投产后,到2013年共卖了50台,每台赚了5万元钱,一共挣了200多万元,当时只有十几个工人,干了两个月就完成了任务,因为只在4~6月份卖机器。到2013年-2014年,那一年凭着分选机就挣了800多万元,用这笔钱把工厂全部建了起来。

3

 

疾病改变了人生轨迹


2015年她和先生正在西班牙时,一种突如其来的疾病悄然向她袭来,病是先从眼睛开始的,某一天先生突然发现,你怎么戴了眼罩呢?在此之前,没有一点征兆。

于是她开始四处治病,在青岛、香港跑了很多医院、看过很多医生,2015年治了一年也没有治好。2016年元旦,她香港的一个好朋友介绍辛丽参加一个台湾著名作家、翻译家胡茵梦举办的培训班,元旦期间一连上了7天她的课。胡茵梦对辛丽说:你为什么会得病?是因为你太要强了,什么人都不依靠,这样你就会生病。你要知道,你是需要别人帮助的。她又说:你此生的使命,不光是给自己赚钱,你要有使命感,要为众生服务。她建议辛丽,第一要学会平衡,学会不要总是自己去成就自己,还要成就别人。第二要学会找到一种东西,就是使命。

4

 

回乡创业


自从2012年工厂成立起辛丽就没有亲自管过,生产的分选机,一直都在盈利。身体出状况后,她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了一种使命感和付出的欲望,想俯下身来做点造福乡梓的事情。

辛丽与来访嘉宾参观位于金乡县的玛丽亚公司

这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已经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种大蒜、收大蒜雇人干活,工资高不说,还雇不到人。辛丽琢磨,不能光做分选机了,要想办法开发生产一种能服务蒜乡众生的产品。于是她找到西班牙生产大蒜机械的厂商,与他们建立合作,第一次就从那里进了200多万元的设备。


辛丽的合作伙伴是西班牙的一个家族企业,她的合作者是1976年出生的家族企业的第二代经营者,他很愿意进行合作。一开始,辛丽把他们的产品拿过来,全部按照中国的种植模式进行改造。不料,对方的分瓣机技术很先进,就是对蒜瓣损伤很厉害,当地根本没人接受。播种机也是如此,需要把转轮式的机器改小,适应中国的土地种植规模。合作伙伴先后给改了20多台,做好后运到中国,辛丽以十几万一台买了下来,结果没怎么卖出去。这意味着与西班牙人的合作没成功,他们的技术在中国是不合适的。

5

 

走自己的路


这时,辛丽开始有了开发自主产品的想法,她就去搜索专利文献,自己忙不过来就请人帮助去搜,所有公告的专利只要跟大蒜有关就都去看。一个偶然的机会新乡县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的人给她介绍 ,说是山东省农科院下属的农机研究院就有这么一种技术,很快她就找上门去了。

这项技术就是玛丽亚机械现在生产销售的大蒜正芽播种机,发明人叫崔荣江,现正在浙江理工大学读博士,他的技术使正芽率能达到45%。当时另外一家国企也想要这项技术,尚在犹豫还没付钱。到达济南的当天下午辛丽找上门的时候,极力争取,最后以高于对手两倍的价格拿到了这个技术。

玛丽亚大蒜收获机

当时周围同事全都觉得不可思议,问她:你疯了吗?45%的正芽率根本不可能。但辛丽冥冥之中就是感觉这东西可以。在试制了10个月之后,2017年5月生产出来一台样机,正芽率达到85%,一时在业内引起轰动,这当中也包括后期公司的技工们提了很多更改意见。

玛丽亚大蒜播种机与大蒜分选设备

2017年辛丽主抓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召开新产品发布会,从此静下心来完全融入到大蒜机械这个行业。以后几年,又通过购买专利、自主研发、组合研发等方式,逐步把产品线补全配齐了,基本上覆盖了除蒜苔以外的全部环节。辛丽说:“最牛的是我们的播种收获技术,可以适应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控制模式。而且播种机的漏播率经鉴定连1.2%都不到。”


玛利亚机械参加农机地头展——全国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

6

 

创建专利先导型企业


在玛丽亚机械公司,有一面专利墙,密密麻麻排列着的专利证书标示着企业迄今一共获得292项各种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有40项,显然这是一个以专利为先导的企业。


专利的最大敌人就是侵权仿制,而农机专利又存在一大弱点,既没有芯片也没有配方,保护起来很难,而仿制起来又很容易,特别是在制造工艺高度发达的今天。辛丽说:“农机最大的问题就是模仿,我以前也很痛苦,我们的新产品出来后,第一个买走我们产品的都是竞争对手,他们买了之后,也不好好做,还把价格压得特别低,最后搞得大家都没利润。当我们公司两个产品被模仿后,我自己就总结出来了怎么才能永远不被模仿到。就是要建立农机+农资+农事服务的配套模式,使自己成为一个混合体,比如做农机的企业,它想模仿我的农机产品,但我又不完全是农机企业,农机只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做农资的企业,想仿造我的农资,但我又不完全是农资企业,我还有与农资配套的机具,所以对手很难模仿到我们企业的精髓。”


如今,玛丽亚公司又在全县做托管服务,联合6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搞村村通,用农机+农资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