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翻滚,机声轰鸣。  

眼下,安徽主产区小麦已经全面开机收割。百忙之中,两场“大比武”在阜阳和亳州上演,数十位顶尖的机手抽出宝贵的时间参赛。这两场大赛传递了重大的政策信号,也具有未来农业生产方式风向标的价值。

活动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亳州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承办,是贯彻“两强一增”的具体行动,展示高性能机械的同时倡导广大机手在机收过程中保证粮食最小损失率。


安徽图1.jpg

  

5月26日上午,在阜南县王家坝镇一片金灿灿的麦田里,一场特殊的“擂台”大比武在此举行——2022年阜阳市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开赛。

 据阜阳日报的报道,当天的比赛中,8号赛道农机手张文震在1平方米内损失小麦0.7克,以0.11%的损耗率夺得桂冠,远远低于国家标准1.2%,获得冠军。

 张文震是内蒙古人,驾驶联合收割机走南闯北已有十余年,前几天刚来到阜南县。据他介绍:“我刚开始驾驶收割机那几年,小麦损耗率大约在2%。这几年,收割机升级换代,我也不断琢磨研究,提高操作技术,现在能将损耗率降至0.1%左右。”  


安徽图3.jpg

阜阳王家坝“大比武”现场。(郭海洋 摄)

 

2%到0.1%,有多大意义?

据测算,小麦机收损失率如果降低一个点,每亩地大概能多收8斤小麦, 从2%到0.1%,每亩大概多收15斤麦子。今年阜南县全县小麦约126万亩,如果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就能多收小麦18900000斤。

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上午,亳州市谯城区,全省“三夏”农机化技术培训暨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举行。最终机手李万锋夺冠,拿到了“减损之星”称号。这两场比赛,不同于多年来“看谁收得快”的要求,而是突出比比“谁的技术更高、小麦损耗量更少”。 

这种转变起始于去年。去年6月2日安徽省在定远县第一次举办此类“大比武”,当年麦收期间,怀远县、阜阳市颍泉区、蒙城县、宿州市埇桥区等也先后举办比赛,让减损节粮成为风尚。秋季,各地也举办了多场此类活动。

今年,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举办减损“大比武”,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和关于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机收技能,减少粮食收获环节损失,努力实现颗粒归仓。它传递的是国家对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安徽图5.jpg

获奖机手。(@滴滴 摄)  

 

过去我们强调在种植环节增产,但对收获环节重视不够,收割作业比较粗放,粮食浪费现象突出。现在必须树立“减损即是增收”的理念,通过应用先进机械和作业模式,实现减损。

今年安徽省的目标是,力争机收损失率较往年下降1个百分点,由此就可以挽回小麦损失超3亿斤,为粮食增产做出贡献!

说到先进机械,记者留意到,在亳州市谯城区的这场“大比武”活动中,展示运用了很多先进的机械,包括各种无人操作机械,无人智慧农场也令人大开眼界,展示了未来粮食生产的模式。

 

安徽图6.gif

无人驾驶收割机

 

“大比武”现场,金色的麦田里,几台收割机穿梭往返,驾驶室内却空无一人。“利用北斗定位和导航系统,配合收割机上安装的软件系统,就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收割。”麦田的主人、种粮大户焦瑞告诉记者,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一小时可以收割5亩左右。

 

安徽图7.gif

无人驾驶播种机

  

“收完麦子种玉米,也可以使用无人驾驶机械播种,种植精度能大幅提升。”焦瑞告诉记者,比如利用无人机械播种,从地这头到那头笔直笔直的,基本不会有误差。而人工驾驶机械往往会跑偏,有几十公分的误差,“玉米趟子横平竖直,后期的管理和收割就方便,增产增效”。

 “大比武”现场的农田,正位于焦瑞的“无人农场”里。这又是一个现代农业的全新事物。

 如果有一天,你无意间路过田间地头,看到这样的景象——拖拉机、播种机、喷雾机的驾驶室里没有人,周围也没人,它们却能没日没夜地自己干活,千万不要感到惊讶,因为“无人农场”时代正在走来。


安徽图8.jpg

 全程机械化作业已是小麦生产标配。(@滴滴 摄)

  

无人农场是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所有生产管理任务,是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无人农场的本质是实现用机器替换人工。

减少人工劳动,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在现代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支撑下,现代农业的未来面目,正在显现。而这,也是我省农业“两强一增”中“机械强农”的核心要求。


 

安徽图10.jpg

数字技术的运用,赋予现代农业无限空间。(郭海洋 摄)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将推动建立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提炼总结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和模式,推广应用具有前瞻性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性能、智能化、大中型农机装备,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全程机械化和农机农艺融合样板,推深做实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未来农业,正展示出它迷人的魅力。